沐浴春日的阳光,追寻教育的和风。课堂是教学的生命线,是每位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为帮助每位教师快速成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3月27日,叶林梅名师工作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魏露老师执教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魏老师给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的公开课。
魏老师这节课以“认识分米和毫米”为核心目标,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真实去测量铅笔)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空间观念。考虑到学生们自带的铅笔长度不一,会影响体会分米、毫米出现必要性的效果,在课堂练习单上特意1:1复刻出固定长度的铅笔,优化了操作效率,使抽象的“1分米”概念更直观。同时,在引入“毫米”这一概念时,通过测量非整厘米铅笔的实际需求,自然引出更小的长度单位,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
整堂课重点突出,教学环节层层递进。教师设计了“测量—画—应用”三阶段活动:学生先用工具测量,巩固测量方法;然后学生画出1分米、1毫米;最后将知识迁移到实际场景。魏老师在课中带着同学们在米尺上找一分米,并且规范学生的表达:从哪里到哪里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然后用丰富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1分米和1毫米,充分建立长度表象,有效的培养孩子们的量感,孩子们甚至找到了硬币、银行卡中的1毫米,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理念。
课后工作室老师们对魏老师的展示课进行了点评。老师们对魏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的亮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比如魏老师会在巡视孩子们画1分米、1毫米时就对画的好的点表示肯定,这对学困生有很好的帮助。另外魏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孩子们的想法非常的尊重,会给时间让孩子充分地说,激励了孩子们的探索欲,让学生更愿意发言。并且,在课堂的最后引导学生想“你有什么新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大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虽然角度不一,但都见解独到。老师们在评课议课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其所长,研有所得,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叶林梅导师提出:魏老师在教学中充分的尊重学生,营造了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的课堂值得大家学习。同时指出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最后叶林梅导师对本学期活动安排进行讲解,并提出每次活动的具体要求。
研思并行,向质而歌。此次教研活动虽暂告一段落,但教育的探索永无止境。魏露老师的生动课堂、工作室老师的智慧碰撞,无一不为教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愿每一位教师始终怀揣教育的赤诚之心,在教学的瀚海中乘风破浪,为孩子们点亮数学世界的璀璨星光。
文稿:卢美君
图片:肖莉
审核:叶林梅、张帅、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