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阳光明媚,微风宜人,在教育改革与探索的浪潮中,一场致力于提升融合教育质量的双流区融合教育集团研修活动,在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拉开帷幕。此次活动围绕“智力障碍特殊学生课程调整与实施”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双流区融合教育集团学校30多位老师和双流实小三级资源室的老师们在双流区资源中心带领下,共同探索如何更好地聚力优质支持力量,满足智力障碍特殊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次教修活动组织了智力障碍个案分析、智力障碍学生前置课程、现场融合课程和专题讲座四大板块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活动伊始,双流区实验小学资源室李星老师带来了智力障碍特殊学生的个案分析。李老师从学生基本情况、能力状况、教育健康需求目标以及个别化教育教学实施,全方位、深层次地进行剖析,让在场教师对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特点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这些真实案例为后续融合教师调整课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依据,助力教师们精准把握教学方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随后,双流区实验小学资源室胡蓉老师执教资源室学科补救前置课《好朋友》。胡蓉老师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行为表现,巧妙地将融合教育理念融入课堂。借助绘本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好朋友的相处模式,并通过读一读、聊一聊、演一演等教学方法,帮助随班就读学生认读词语,感知朋友相处之道,学会食物分类的方法,为融入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在现场课展示环节,双流区实验小学的王芳老师执教了一堂别具一格的口语交际课——《朋友相处的秘诀》。课堂上,王芳老师通过情景模拟和小组探究,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踊跃讨论。同时,采用游戏活动、多感官教学等方式,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个别化关注和指导。随班就读学生在老师和小组同学的帮助下,积极参与课堂,勇敢表达,分享自己心中朋友相处的秘诀。这堂课不仅锻炼了随班就读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自信,更让友谊的种子在融合的氛围中生根发芽,让班级中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陪伴下成长。
课后,双流区资源中心的晏菲老师以《策略让改变发生》为主题,分享智力障碍学生的支持策略。她提出建立个别化教育计划(IEP),搭建三位一体的支持框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1+1+N”的教学策略。晏菲老师还为教师们带来了实用的“落地工具”——即刻可用的材料包,帮助特殊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活动尾声,成都市双流区特教资源中心办公室王玲主任进行总结发言。王主任点评了本次研修的亮点,也对未来融合教育的发展提出美好愿景与期待。她呼吁全集团统合教育工作者携手共进,共同为特殊儿童打造一个更加包容、多元、美好的教育环境。
此次教研活动干货满满,为教师们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有力推动了学校融合教育课程调整与实施的进程。相信在全体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融合教育将迈向新的台阶,为智力障碍特殊学生创造更优质、公平的教育环境,助力他们茁壮、幸福成长。